青年是城市發展的主力軍和生力軍,是城市的建設者和接班人,是城市發展和建設最可寶貴的資源。當前,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,需要一代有志青年接續奮斗。城市發展同樣如此。今年以來,啟東市人社局踔厲奮發,創新有為,不斷加大人才工作力度,在人才引進、培養、使用等方面實施三大工程,聚焦三個目標,拿出最大誠意、最好資源、最優服務,加快打造青年愿來愿留、樂活樂享的城市環境,吸引集聚大批青年踏上江海大地追逐人生夢想。
一是完善人才新政培優工程,兌現政策紅利最大化。堅持“降門檻、提標準、創新項”工作思路,完善各類人才獎補政策實施細則。降門檻:增加普通本科和大專生購房補貼,生活津貼取消專業限制,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個稅補貼的年薪要求下調;提標準:職稱補貼、生活津貼均上調,購房補貼標準根據購房時間在原有基礎上上浮,最高可上浮20%;創新項:新增父母養老補貼,每名人才最高可達2000 元/月標準。2023年共計為4158名人才發放生活津補貼、購房補貼等4430.82萬元。
二是實施企業用工護航工程,助推人才高地集聚式。通過提前對接優勢學科和強勢專業對口院校,組織帶領掛鉤企業參加校園招聘會,為企業和學校提供雙向服務,滿足我市企業人才需求。2023年先后帶領近200家企業組團赴常熟理工學院、上海第二工業大學、南京工程學院、南京林業大學等地開展校園招聘共計18場次,提供崗位近3000個,助力我市高端機械制造業企業引育吸納各類人才,招引更多高校畢業生來啟就業。推進高校畢業生見習工程,深入挖掘開發就業見習崗位,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,幫助高校學生畢業即可實現就業,企業培養結束即可上崗。
三是搭建高端載體平臺工程,虹吸緊缺人才高層次。深入開展人才載體平臺建設,開辟高層次專業人才引進的新路徑。推進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省級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工程,進一步集聚博士后等高層次人才,加速高層次緊缺人才引進。推進“鳳還巢”工程,促進啟東籍高校學子返鄉創業就業。推進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工程,依托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社會實踐“五星級”基地,根據企業技術攻關需要,對口邀請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來啟實踐,參與課題研究和項目科研,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。
(啟東市人社局)